菜街 - 西洋菜南街是也,曾幾何時它只是一條避開彌敦道人多車多的替補捷徑;比起價廉物美,貨品琳瑯滿目,中外馳名的女人街,它只是一條平凡的街道;再走過一點,開滿運動用品店舖的波鞋街,是時下年輕人的必到之潮流地。菜街,曾幾何時只是一條沒有花名而你無論走過多少次也不會記得其名字的街道,只有一間機舖,最為人熟悉的只有百老匯戲院。但隨著它被開辟為假日行人專用區,它被快速發展成為最受香港人/自由行歡迎的影音產品集中地,風頭一時無兩,成為旺角最熱鬧的中心,經常水洩不通。至此,如果你看到一頭霧水,以為我正在編撰香港旅遊書籍,別誤會,我只是想抒發一點對於菜街這個特別社會生態區的隨想而已。

現在的菜街,開滿了連鎖影音店,安裝了仰視太久會令人頸痛的大型宣傳銀幕,每一間店舖門外充斥著營業員,店舖外也充斥著問你「上左網未」「學左車未」的戶外推銷員,更討厭的是打扮得光鮮漂亮的「保險問卷黨」「餐廳黨」永遠會死纏隻身上路的你。吵吵嚷嚷,很切合旺角原來的性格。

這些人,這些事,加上假日不同團體的不同活動:眼鏡店派氣球、抗日圖片展、簽名運動、政治論壇、漂亮的麻豆被攝影師圍攻的產品宣傳活動、好戲量的街頭劇...構成了一個獨特的小人文空間,孕育出一個香港製造的「菜街祭典」,換個角度看可謂百花齊放。

而每當我遊逛菜街的時候,我總會想起當年學聯逢周末都在菜街舉辦形形式式的社運活動,有時是不明所以的抽像劇,有時是音樂表演,有時是一些很抽像的街頭佈置,當時這些定期活動名為「戀戰西洋菜」。筆者身為前學聯的一名小蕃茄,明白到「社運資源中心」(我們叫八樓)希望透過這些公開活動,讓公眾接觸,提起他們對社運的興趣,但與此同時,當年亦非常質疑用這般看似高深的行為,究竟成效如何,也質疑學聯投放給八樓的金錢是否浪費。今天看見好戲量的一鳴驚人,更令我深信當年的八樓是「捉到鹿脫不了角」,既然今天的好戲量可以以藝術配合商業宣傳(廣告)滲透群眾,當年身為菜街先驅的學聯為什麼就不多花心思在這方面上,只顧一味在造自我表演?今天看見學聯的八樓絕跡於菜街,心裡總有種惆悵的唏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何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