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皇后像廣場出口步出中環地鐵站,穿過遮打道行人隧道,經過滿目瘡痍的舊天星馬頭,旁邊就是皇后碼頭。今天晚上,我懷著見皇后最後一面的心情,去聲援一位留守在那裡的朋友。

連日來也聽過不少支持拆碼頭的人稱那些「保育者」為搞事分子,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憤怒,我恨香港人怎麼仍有這麼無知的人存在。眼見我的朋友從天星、皇后的保育、到觀塘、利東街、深水埗、大角咀、廟街等地方,幫助受重建影響居民默默地付出,很佩服他身體力行地「保衛家園」的熱誠,所以聽到人們的無理指摘,格外氣憤。

碼頭最後一夜的人和事。

到碼頭的市民很多,我想當中抱著懷愐、留念心態來的人佔大多數,如我,心裡也覺得這是最後一夜。碼頭已經佈置為一個小型「皇后展覽館」,有不少關於皇后的文章,還有不少支持者的相片。靜坐區設於碼頭的中央,周圍堆滿採訪的記者,空氣很局促,三位絕食人士躺在床上,很虛弱。他們周圍的靜坐人士不斷呼籲拍照者關掉閃光燈,但仍有不少人是不合作的。我替他們感到難受,像珍禽異獸一樣被人猛拍,不會好受吧。我想知,大家要的只是新聞?還是只想拍下這歷史性的一刻?我們不是應該更加關心他們的健康嗎?

找到我的朋友,進靜坐區的一旁坐下,陳景輝站起來說了一些話,然後梁文道坐到他們旁邊舉起「不得用閃光燈」的紙牌,有些人為絕食者撥扇。一位絕食者的母親走過來送我和其他靜坐人士一支康乃馨,面上掛著微笑,說多謝我們的支持,有點不好意思,因為覺得自己沒付出過什麼吧。

碼頭上聚集的人漸漸增加,雖然不知道警察何時會來清場,但身在其中的我卻感受不到周圍有不安的感覺,可能仗著人多勢眾吧。但我擔心的是往後,即使申請司法覆核成功,政府決定先清場的立場卻沒有絲毫動搖,那麼清場只是時間的問題,碼頭上的眾多市民也不可能一直都留守,政府就是等待保育人士最勢孤力弱的一刻。問心,不管政府如何懷柔,林鄭再裝出一副如何和藹的臉也好,碼頭上的人,最終只被視作障礙而已。

八點多,集會開始,因為想給絕食者多吸新鮮空氣,集會場地移師到外面停車位置,學聯代表、港大學生會主席、梁文道等不同的人士輪流分享自己的感想。朋友也要去幫忙,留下我和他另一個朋友坐在碼頭邊的石階上閒聊,吹著海風,嗅著海水的氣味,一聊就停不下來。我想,大概以後再沒有一個地方可以給人這樣聊天了。走的時候開玩笑地對我朋友說「保重,唔好死」,希望在場的人都平安。

碼頭該拆?不該拆?

有人說:反對拆碼頭的人眷戀殖民地時代,這樣說的人不是無知便是港共之流,上綱上線,再辯也是徒然,我只想說,他們正在捍衛的的是香港的歷史和這個城市的靈魂,不應受人污衊。昨天晚上集會有一個有趣的比喻:「難道反對拆長城的人懷愐的是秦始皇的時代?」

有人說:回憶、歷史不存在於一件死物上。那麼皇后碼頭的歷史你知多少,這個地方的意義又是什麼?早前閱讀文章,有很多詳細的論述;其實皇后碼頭並不是單一硬件,它和愛丁堡廣場及大會堂的相連,旁邊的天星碼頭在最初是市民過海的主要交流工具,走過碼頭然後穿越遮打道行人隧道,是可供人休憩的皇后像廣場。這些組件形成了一個特殊的人文空間、一塊皇家用地與公共設施合體的空間。現在中環被高樓大廈、名店所包圍,在這上流社會「高級」地方中唯一剩下的這片人文空間,讓飽受壓力的打工仔在午餐時間到海邊吹吹風,啃塊三文治,喘一口氣,逃離充滿功利的「貴族領地」,不是很有它的獨特價值嗎?以上的論點是從獨立媒體閱讀得知的,老實說,以前根本沒有想過這麼深入的事情,很佩服他們的識見,而且更加証明了他們不是盲目反對、留戀舊物、阻礙發展的搞事份子。

也許討論該拆/不拆是個永遠二元對立的命題,那麼我的看法再簡單不過,有沒有雙贏方案?有的,建築師學會和其會員曾經提出過不少解決技術困難以及節省成本的方案,揭穿了政府表示「因技術上的困難而拆碼頭是唯一方法」的謊言。放棄雙贏的方案,不禁令人懷疑背後是不是有不可告人的協議。再者從獨立媒體《「還港於民」定係「還港於軍」?你不知道的解放軍軍艦碼頭》一文,揭露了在整個海濱重建計劃中,政府一直隱瞞了會在那裡興建一個長達一百五十米的解放軍碼頭以及軍事專區,這是什麼居心?

回歸原點,既然碼頭可以保留而又不阻礙發展,那麼支持拆碼頭的理據是什麼?支持的人,除非你是個盲從的個體;除非你支持中環海旁變身高設防軍事用地;除非你贊成官商秘密協議,否則你也是被政府欺騙的一員。這樣也不要緊嗎?

但願皇后的故事還有然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何小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